文章來源:前瞻經濟學人
本文核心數據:全球電動汽車充電樁分布、中美電動汽車充電樁數量、中美新能源汽車銷量
中美電動汽車充電樁行業發展對比
1、中美電動汽車充電樁行業供給對比——全球電動汽車充電樁主要集中在中國根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EVCIPA)發布數據,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261.7萬臺。其中,公共充電樁數量為114.7萬臺,較2020年增加34.0萬臺;隨車配建私人充電樁數量激增,累計保有量達147.0萬臺,同比增長68.19%。

根據美國能源部替代燃料數據中心(AFDC)記錄,2021年3月,美國公共充電樁的數量超過了10萬大關,新的行動將加快充電站部署,使全美各地駕駛電動汽車變得方便。截至2021年底,美國電動汽車充電樁數量已超過12萬個。

——中國電動汽車公共慢充樁全球占比過半
2021年,全球公共慢充樁數量為120.8萬個,同比增長31%,較上一年47%的增速有明顯下滑。其中,中國公共慢充樁數量增長了35%,達到約67.7萬個,是2018年公共慢充樁數量的四倍多。

注:IEA定義的快充樁的充電功率超過22kW,慢充樁的充電功率低于22kW。
從全球占比來看,在公共慢充樁領域,2021年中國累計建設公共慢充樁數量占全球總量的56.04%,而美國僅占7.62%。

——中國電動汽車公共快充樁全球占比超八成
公共快充樁的部署增加使得電動汽車實現更長的行程,鼓勵無法獲得私人充電的消費者購買電動汽車,并解決電動汽車用戶的里程焦慮。2021年,全球公共快充樁數量為56.9萬個,同比增長48%,超過上一年43%的增速。其中,中國公共快充樁數量增長超過50%,達到約47萬個,超過2020年44%的增幅,但低于2019年93%的增幅。

注:IEA定義的快充樁的充電功率超過22kW,慢充樁的充電功率低于22kW。
在公共快充樁領域,2021年中國累計建設公共快充樁數量占全球總量的82.60%,而美國僅占3.87%。

2、中美電動汽車充電樁需求對比:充電樁市場均有較大需求缺口
——中美電動汽車消費規模:中國增速迅猛
EV Sales公布的數據顯示,得益于美國、歐洲、以及尤其是中國市場的優異表現,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快速增長。2020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創下歷史新高,交付量超過324萬輛,同比漲幅達到43%,延續2019年同比高速增長,進而促使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在全球汽車銷量當中的占比達到4.2%。
IEA全球電動汽車展望報告指出,2021年全球電動汽車的銷量達660萬輛。

按國別來看,2021年中國電動汽車銷量約為320萬輛,同比增近兩倍,約占全球電動汽車銷量的一半;美國以63萬輛的銷量位列第三,全球占比約為10%。

——中美電動汽車與充電樁車樁比現狀與展望
從中國市場來看,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對我國“十四五”及中長期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進行了總體部署?!兑巹潯访鞔_提出,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實現電動汽車的規?;茝V,充換電服務便利性顯著提高;力爭經過15年的持續努力,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
然而,2021全年,我國僅新建34萬個公共充電樁和不到60萬個私人充電樁,遠遠無法匹配新能源汽車同年352.1萬輛的銷量。充電樁在市場上的需求與缺口已經成為了影響大眾出行的因素之一。新能源汽車的產量正在倒逼其基礎設施的加速建設與完善,充電設施也必將是即將迅速崛起的產業。未來充電樁建設速度需要快于新能源車銷售量增長才能實現較為合理的車樁比。

從美國市場來看,盡管公共充電設施隨著電動汽車的銷量和保有量的快速提升而快速增長,但公共充電樁的增長速度遠不及電動汽車規模的提升。IEA數據顯示,美國電動汽車與公共充電樁數量的比例由2015年的12.9:1左右增長至2021年的18.2:1。

2022年2月,拜登政府公布了一項計劃將在五年內撥款近50億美元建造數千座電動汽車充電站,在政府部門的文件中還指出,美國各州應該優先在州際公路投資,州際公路每間隔50英里就應該設有充電設施,同時充電樁離公路距離不應超過1英里,各州應該努力建設直流充電樁,而且每個充電站至少要布置4個充電樁,可以同時滿足四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充電基礎設施成本的80%由聯邦政府承擔。
3、中美電動汽車充電樁行業發展對比總結
綜合來看,中國電動汽車充電樁行業發展實力更強。從供給角度來說,中國充電樁在建設規模上遠超美國,并在全球占據優勢地位。從需求角度來說,一方面,中國電動汽車消費量增速迅猛,因而我國充電樁市場下游形成可觀的需求規模;另一方面,中國的車樁比相對而言較為合理,充電樁的建設能夠基本滿足電動汽車增長的需求。
同時,隨著中國電動汽車銷量不斷提升,電動汽車充電樁建設規模不斷擴大,電動汽車充電樁市場競爭日趨充分,對于充電速度、充電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不斷提高。與國際領先技術相比,我國電動汽車充電樁產品在一些領域仍然具有技術與性能的差距,大而不強的現象依然存在。

中美電動汽車充電樁行業發展差異剖析
中美電動汽車充電樁行業發展存在差異的根本原因在于兩國的電動汽車充電樁行業在發展歷程、專利技術、政策支持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具體分析如下:
1、發展歷程:美國起步早,中國發展速度快
在美國,第一輛成功的電動汽車在1890年左右首次亮相,由于電力短缺等時代限制,到1935年,電動汽車幾乎消失了。隨著能源短缺等問題日益嚴峻,1970年代電動汽車市場重新開啟。經歷了20世紀下半葉的起落,電動汽車真正的復興直到21世紀初才開始。2009年美國三大汽車集團分別推出了自己的混合動力量產轎車,進行市場化銷售。2012年初,福特汽車正式在加拿大市場投放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在內的新一代鋰電池混合動力車。在特斯拉電動汽車成功脫穎而出后,美國政府果斷修改了電動車普及化的目標,開始強調制造高端電動車。
此外,美國要求在充電基礎設施、電網集成等方面進行配套升級,出臺了一系列財稅和非財稅支持政策以鼓勵電動汽車消費,同時,還要求增加電動公務車的購置比例。加州地區實施零排放汽車(ZEV)積分機制,提出了2025年ZEV積分比例達到22%,約150萬輛的要求。在戰略層面上,美國政府也制定了將以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為主要技術路線的戰略,明確提出實現美國道路上行駛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達到100萬輛的目標。
中國將新能源汽車視為汽車大國到汽車強國轉換的關鍵要素,因此,充電樁作為新能源汽車的補能設施也應運成為轉型過程中最基礎的抓手。從2006年比亞迪在深圳建設了第一批電動汽車充電樁起,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持續走高以及電動車技術的發展,中國充電基礎設施經歷了不同階段的發展。

2、專利技術:中國專利數量更多
目前,中國是全球電動汽車充電樁第一大技術來源國,中國電動汽車充電樁專利申請量占全球電動汽車充電樁專利總申請量的78.71%。美國電動汽車充電樁專利申請量位居第三,占全球電動汽車充電樁專利總申請量的4.62%。

從趨勢上看,2011-2015年,中美國電動汽車充電樁專利申請數量均保持較為平穩的增長水平,但是在2016年后中國電動汽車充電樁專利申請數量增長勢頭強勁,大大拉開了與美國之間的差距。2021年,中國電動汽車充電樁專利申請量為4580項,美國電動汽車充電樁專利申請量下降至105項。

統計說明:①按每件申請顯示一個公開文本的去重規則進行統計,并選擇公開日最新的文本計算。②按照專利優先權國家進行統計,若無優先權,則按照受理局國家計算。如果有多個優先權國家,則按照最早優先權國家計算。
3、政策支持:中美均大力支持行業發展
美國在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通常采用財政支持政策以及相關輔助監管措施。財政支持政策方面,美國計劃在2017至2027年間用于充電設施的建設總投入約為20億美元。在監管政策方面,美國政府強制規定,凡是擁有超過10個停車位的新建或改建的建筑,非住宅建筑必須至少建有一個充電樁,且每5個停車位必須有一個停車位預留電線管道,而住宅建筑每個停車位都必須預留電線管道。此外,為落實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美國各州積極出合相關政策來支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如康涅狄格州出臺的HB5510法案以及馬薩諸塞州聯合交通委員會通過的法案等。
我國充電樁行業的發展是新能源汽車和電動汽車發展的基本保障,2015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第一次明確了充電樁行業的政策方向。隨后,國家相關部門紛紛出臺政策推動充電樁在居民區、辦公區及公共區域充電樁的建設。十四五”時期,我國將圍繞“適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加速建設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此外,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和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已被寫入多省市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中。

4、中美電動汽車充電樁行業發展差異剖析總結
綜上所述,中國電動汽車充電樁行業綜合實力較美國強的主要原因是中國電動汽車充電樁行業發展速度快、技術研發前景明朗、產業政策較為穩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