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樁比“陷阱”背后:如何實現真正的充電自由?

轉自:熊出墨請注意

“現在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看似到處都有,實際上很多都已經成了廢品擺設。如果快充樁的比例上不來,又一個共享單車墳場即將產生!”

在國內充電樁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之際,一位業內人士卻用這樣的評價直指行業背后存在的問題。

2008年,奧運會期間北京市建了國內第一個集中式充電站,可滿足50輛純電動大巴車的充電需求。2022年,又是奧運之年,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北京已有充電樁25.6萬個,三年后力爭擴建至70萬個。

14年過去,新能源汽車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一直沒變的認知是:車和樁這對CP無法分開而論。

隨之牽出一個行業概念,車樁比。截至2021年底,國內新能源汽車保有量784萬輛,充電樁數量為261.7萬臺,車樁比約為3∶1。

作為衡量充電網絡完善度的指標,中國的車樁比在世界范圍內已經做到了領跑。但是落到實際表現,充電自由依然是消費者的心結,電動汽車還是那個難伺候的“電動爹”。

理論與實際之間的反差,讓人不得不反思,鋪量之外,產業是否忽略了其他影響因素?

循此,我們能夠發現一些藏在深處的供需矛盾。此類被忽略的因素,或許就是彌合理想與現實之間差距的關鍵。

從規模至上轉向提質擴容

根據《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年)》的要求,至2020年,我國車樁比要達到接近1:1的合理水平。

目標未能按時達成,規模缺口仍在。與此同時,行業還在此過程中暴露了更多問題。

充電聯盟發布的調研數據顯示,54.6%的用戶對當前充電網絡建設的完善性表示滿意。不滿意的用戶問題主要集中于快慢充電樁的比例、充電站周邊的環境以及配套設施,緊接著才是充電樁數量不足的痛點。

車樁比“陷阱”背后:如何實現真正的充電自由?

“最大的痛苦不是找不到樁,而是樁就在那里,充不充得上卻要看緣分”,北京的新能源車主大鵬向熊出墨表示,小區周邊公用樁數量不少,所以買車的時候就沒裝私樁,結果上述麻煩他幾乎都遇到了。

基于此,充電自由不能簡單粗暴地與1:1的車樁比劃上等號。忽略質量去談數量,車樁比成績單是含有水分的。

大鵬所住的小區里就有公樁,不過由于建設時間較早,基本都是慢充樁?!耙淮纬潆?0多個小時,而且還在公共停車位,停車費和電費很不劃算,大家一般都是去小區對面商場找快充。時間一長這些慢充樁就‘長草’了,經常被燃油車占著,APP上都顯示掉線了?!?/p>

正如充電聯盟給出的數據,99.3%的公用樁用戶會首選快充。然而,公用樁中快充占比僅為四成,與用戶實際需求不匹配。

所以,考慮到“僵尸樁”、“廢樁”、“死樁”以及利用率低下的各種因素,目前真正意義上的車樁顯然達不到3:1的水平。

提質與擴容,必須同步進行。

近期兩會上就出現了很多相關建議案,比如雷軍就提出,目前公用樁充電效能難以適應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建議加速推動大功率快充的普及。

此外,提質實際上還有另一個切入口,即提高行業的管理、服務能力,把已有的資源充分利用起來。

在這一方面,主打聚合模式的充電平臺是典型代表。

把業內多家運營商的充電樁匯聚到同一應用內,以平臺的角色完成高效整合,提高合作充電樁的運營效率,業內主流的新電途、快電、小桔充電等平臺都不約而同選擇了聚合這條路。

車樁比“陷阱”背后:如何實現真正的充電自由?

比如朗新科技近日披露,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公司旗下新電途聚合充電平臺注冊用戶近300萬,Q1用戶同比去年增長超過200%,平臺聚合充電量較上年同期增加約7倍。

充電平臺經營數據的爆發式增長,即是充電樁得到高效利用的直接證據。這也意味著,現階段行業玩家其實有能力把手中這把牌給打好。

從價格戰轉向價值戰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聚合充電平臺為何能率先引領部分消費者快進到充電自由?

歸根結底,這是供需匹配的問題。供需失衡,資源利用效率低,消費者體驗差。供需精準對接,雙方問題都迎刃而解。平臺的工作,即是依托數字化、互聯網技術,把補能體系的供需匹配重新做了一遍。

首先是供給端。

聚合平臺把業內的運營商召集到同一個平臺,對應的優勢是在平臺范圍內最大程度上實現了供給豐富化。

截至2022年一季度,新電途覆蓋近50萬臺充電樁,累計已接入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特來電、星星充電等400家運營商。充電聯盟3月份月報顯示,全國共有公用樁123.2萬臺。

車樁比“陷阱”背后:如何實現真正的充電自由?

按此合算,新電途一家平臺的充電樁覆蓋量已達全行業的四成。作為對比,宣稱行業最大的充電平臺的星絡充電,3月底其充電樁覆蓋量為30萬。

而且,根據車主的實際需求,平臺完成了對充電樁的初道篩選。例如,新電途更傾向于接入體驗更好的快充樁,目前平臺上快充樁和慢充樁比例約6:4,高于業界平均水平。用戶實際使用情況則在8:2左右。

此外,平臺還在不斷向上游延伸,把車服公司、主機廠等角色也聚合到平臺之上,共同為用戶提供全產業鏈的一站式服務。

其次是需求端。

把分散的需求整合,平臺不斷開拓APP、小程序等入口,在線上形成流量陣地,然后標準化的服務滿足用戶的充電需求,更利于供需之間實現高效且精準的對接。

這就不得不提一下新電途接入的支付寶、高德充電服務入口,兩大國民APP一方面更利于需求端流量的匯集,另一方面有效提高了充電便捷度。比如支付寶打開掃一掃就能直接充電,而且新電途是第一家接入螞蟻森林的充電平臺,車主充電即可獲得綠色能量。

供需兩端準備就緒,接下來的工作便是連接,借助數字互聯技術把全國充電基礎設施連接成一張網。

連點成網,我們可以將之理解為把行業充電服務數字化、標準化的過程。

一是供給端的數字化和互聯互通,以平臺之力打破運營商、主機廠等之間的屏障。自去年以來,新電途與理想、哪吒、高合、廣本等眾多汽車主機廠達成數據合作協議,車主使用車企自主的充電APP即可在“新電途”充電網絡中的任意充電樁進行充電,解決了車主找樁難、下載APP煩等使用痛點。

二是在標準化服務之上實現供需之間的連接,讓車主體驗充電自由,同時把流量轉化為商業價值給到合作伙伴。

基于穩定的導流、精準的定位導航、完善的交易結算系統,整個平臺做到了服務的智能化、標準化,車主無論使用哪一家運營商的充電樁,體驗都是一致的。

“2021年開始用新電途,不用裝一堆充電APP,直接支付寶就能充。附近有什么樁,多少錢,多少空位都能看到,還能隨時看充電進度”,北京的滴滴司機張師傅表示。

車樁比“陷阱”背后:如何實現真正的充電自由?

對于運營商而言,平臺的引流則可以直接提高站點收入,可視化的大數據也能為降本增效提供科學支撐。

據廣州電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透露,接入新電途平臺之后,“站點的運營效率明顯改善”。以樂易新能源潭村充電站為例,該站充電效率提高了30%—50%。

車樁比“陷阱”背后:如何實現真正的充電自由?

綜上,平臺并非是簡單的資源聚合,而是借數字互聯把補能體系的供需匹配重新做了一遍,進而向車主、運營商、主機廠等各角色展現平臺價值,在現有環境中率先搭建了充電自由的正向閉環。

放大到產業視角,此閉環的形成,或將成為充電平臺之間從價格戰轉向價值戰拐點。

野蠻生長階段,業內不少平臺陷入了價格戰的誤區。依托幕后資本,以“1分錢充電”的燒錢策略挑起不良競爭。網約車等領域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燒錢換增長絕非長久之計,所有價格戰最終都將升級為價值戰,補能產業概莫能外。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聯系我們

15801056911

0371-63350605

招商熱線 15838360380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招募合作商/合伙人,火熱進行中.....? ? ? ? ? ? ? ? ? 意向登記??
特黄特色大片高清播放-国产免费无码观看AV-黄瓜视频在线下载丝瓜视频_2022在线免费影院